• 图1
  • 按时
  • 撒上次
技术交流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技术交流
关于混凝土离析的原因,以及其预防解决办法

808
2022-03-02

摘要:经过简单的计算和分析,揭示了骨料在大流动性混凝土中的存在形式——“悬浮”,提出了流动性不同的混凝土骨料存在形式不同,由此对高频振捣提出质疑。重视成型技术对混凝土匀质性的影响,以及匀质性对混凝土表面开裂、内部骨料剥离破坏等耐久性问题的影响。

关键词:骨料悬浮、剥离破坏、高频振捣、胶体、聚沉

 

1. 前言:


一个现象引发的思考:在使用回弹法测量混凝土构件强度时,经常有相关人员抱怨回弹值偏低的问题。进一步确切的说是混凝土剪力墙或柱的水平方向回弹值较低,但是另一个“奇特”现象是:对于顶板和梁底的回弹却“奇高”。板的混凝土质量并不会有任何理由高于其它构件质量,而问题出在大流动性混凝土在高频振捣下,其骨料下沉造成局部硬度偏高,用回弹法检测其“强度”系统性偏高,这一高一低揭示出了混凝土之“混”字不在!


2. 堆积概念

在新拌混凝土中,水泥砂浆或水泥浆的作用是填充骨料孔隙和润滑集料的表面,一个好的集料级配,应该使集料的孔隙和表面积对水泥浆需要量最小。基于以上的传统认知,那么追求骨料的空隙率是一个必然,使用较大粒径的石子才可以配制出低空隙率的骨料,使用较大粒径石子也是减少润滑集料表面的砂浆或水泥浆。

  在混凝土技术发展早期,人们通常认为具有最小空隙率的集料(最大集料密度)是最合适生产混凝土的。但在长期实践过程中,即便进行严格的限制,还是无法获得最佳的配合比,而空隙率较低但不是最低的集料却可以配制出令人满意的、经济的混凝土[1]。在《美国混凝土工程施工手册中》也指出“从理论上推导出来的理想级配是不存在的,实际上,即使级配范围较宽,我们还是可以生产出优质混凝土”。这说明空隙率这个概念实在不能对混凝土的配制有什么指导意义!而空隙率较低概念非常含糊,到底较低到一个什么程度呢?是最低空隙率的1.2倍还是1.5倍?这个又无法有一个确定的说法(也许现在最可以确定的只能是空隙率最大是不好的吧)。那么,是否可以抛弃空隙率这个概念?

3.悬浮的概念

粗骨料在混凝土中理想分布是怎样的情况?回答一定是均匀分布是最理想的,那么在大流动性混凝土中(如最广泛使用的泵送混凝土)如何实现粗骨料的均匀分布呢?任何形式的堆积都会产生分布的不均匀产生,只有使全部粗骨料处于悬浮状态,才可以实现较理想的骨料均匀分布状态。

在一个给定的配合比之中,其混凝土浆体粘度是一个定值,粗骨料受到两组力。一组是粗骨料的重力和浮力的合力(向下),这个力与骨料(近似球体)的体积也就是半径的立方相关;另一组就是浆体对骨料的黏阻力(向上),其最大值与骨料表面积也就是半径的平方相关。假如粗骨料半径增加一倍(原来的2倍),向下的力会增加至23,也就是8倍,向上的黏阻力只增加至22,也就是4倍。向下的力增加更快。那么可以判定,只要粗骨料的粒径大到一定程度,下坠是必然的。反之,假设粗骨料粒径缩小为原来的1/2,向下的力将会是原来的1/8,向上的力(最大可能)为原来的1/4。向下的力减少更快。那么可以判定,只要粗骨料粒径小道一定程度,悬浮是必然的。采用适当的小粒径粗骨料有利于实现骨料的悬浮,悬浮与骨料的空隙率没有明显的确定性关系,只要对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当有所限制即可。此外,影响悬浮的因素还有浆体的粘度。

4.混凝土拌合物体系的搭建

   以前混凝土体系的搭建由粗骨料开始,认为粗骨料的空隙由细骨料填充,而骨料的空隙由浆体填充(更有甚者,认为水泥的空隙由水填充)。而实际上可能正相反!因为堆积模型下,很难解释离析、抓底、泌水现象,众所周知离析不是因为浆体过多而产生的,而是浆体不稳定的结果;抓底现象也不是浆体过少而造成骨料外露的;泌水(大多数情况下)也不仅仅是因为水过多造成的。

在混凝土体系当中,粒径最小的应该是水,然后是溶液→胶体(包括极细的水泥颗粒迅速水化产生的凝胶100nm之内)→悬浊体系浆体(超细颗粒)→水泥浆体→水泥砂浆→混凝土。如果在形成胶体或悬浊体系出现不稳定问题(胶体聚沉),可能表现出混凝土离析(包括抓底)、泌水等现象。影响到后面浆体和水泥浆体的性能,最终造成整个混凝土体系的不稳定,和易性丧失。胶体稳定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:温度、无机盐等影响。在外加剂复配过程中一些组分可以在恰当的条件下对混凝土和易性(包括流速)产生明显影响!这些组分促进或破坏了胶体的稳定性,因而产生了对和易性的影响。稳定的胶体与超细颗粒(一定量)形成稳定的恰当粘度的浆体,这种好的浆体与大颗粒胶料(水泥和矿物掺合料)形成水泥浆体,水泥浆体中胶材颗粒(水泥颗粒和掺合料颗粒)稳定的悬浮在体系当中。在这样的环境下砂粒受到浆体粘度作用,也会稳定的悬浮在体系当中成为砂浆,如果这个体系搭建不成功,砂浆也会出现泌水、离析分层等现象!润管砂浆也会发生堵管现象就是佐证。最后是个头最大的石子,在稳定恰当粘度的砂浆中“被”悬浮其中,形成混凝土,具有良好的和易性、工作性。


5.悬浮概念下的混凝土技术讨论

5.1 骨料在混凝土保持悬浮状态是保持混凝土匀质性的必要条件,那么基于堆积概念建立的许多参数如:空隙率、级配都会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,而对于最大粒径、粒形的控制就应加强,重新认识其重要性。

5.2  既然悬浮状态是混凝土匀质性的重要前提,那么如何保证这种状态的稳定性就是浇筑成型的关键。现有的高频振捣成型就要提出质疑!因为高频振捣会迅速有效破坏粗骨料的悬浮,摧毁混凝土匀质性。塑性混凝土堆积模型下,高频振捣会增加浆体流动性,显著降低颗粒之间的摩擦力,有利于浆体对空隙的填充,这种情况下高频振捣是完全没有问题的。而在大流动性混凝土中骨料处于悬浮状态,高频振捣会使浆体对骨料的黏阻力剧烈减低,造成骨料下坠!高频振捣还会摧毁浆体的稳定性,加剧泌水产生,而泌水增多,粗骨料下部会产生更为明显的“水囊”,骨料和浆体结合能力下降(图3)。5.3 混凝土成型技术面临挑战,现有最广泛使用的高频振捣成型技术就会面临挑战,人工捣固也面临诸多问题,新的成型方法需要讨论和研究,慢速蠕动的捣固方法或成为理想的成型方法,即可排除大气泡、避免孔洞又不破坏悬浮状态。5.4 对混凝土外观质量的评价体系应该重新思考,现阶段对混凝土外观质量提出越来越高,甚至不切实际的要求,要求无气泡、无色差、清水混凝土等概念需要重新思考,过高的外观质量有无必要?外观质量和混凝土内在力学性能及其耐久性孰重孰轻?退一步如果确定最求外观质量,就需要专门进行施工工艺的设计。5.5 解决匀质性与耐久性的关联,混凝土板等水平构件裂缝频发,虽然与养护关系重大,但与高频振捣引起骨料下坠浆体上浮也是关系密切,假使混凝土表面存在合理的粗骨料,那么就可以有效减少塑性干缩引起的早期开裂。照片的混凝土浇筑时间,为春季,是裂缝高发时段,竟然观察不到裂缝,也未养护,说明其悬浮的骨料起了作用,阻断了混凝土毛细孔表面张力的串联,抑制了裂缝产生。

5.6 对大流动悬浮概念的确认需要大量的理论探索、试验和工程实践,面临许多未知的问题也需要更多的探索和争论。